我熱愛整形。也熱愛閱讀任何有關整形的八卦,就像大部分的人一樣。其實怎麼能不好奇呢?整形就像魔法一樣不是嗎?他讓平凡的人搖身一變,
成了螢光幕上閃閃亮亮的星星。但也如同魔法一樣,使用的咒語只要稍稍不對,王子就變成了青蛙。
1949年以前,上海就已經有專門從事整容的醫師,進行眼部、鼻子和乳房的手術,但費用當時有「一個雙眼皮一根金條」之說。反觀現在,路上動不動就是一間間的醫美診所,
整形不再遙不可及。記得我剛接觸微整的時候,覺得非常神奇,天啊! 怎麼可以一點點就讓自己變得不一樣了,看著鏡子和鏡頭中的自己覺得新版本的我好美麗,
但奇妙的是每一次的改變卻讓我對外表越來越不滿意:鼻子不夠挺,下巴不夠尖,皮膚不夠細。那時候不明白這就是所謂的整形上癮。
整形上癮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不認同自我,幻醜症,或是和我一樣『心癮』。『心癮』;手術結束後,效果滿意,得到讚賞,於是產生愉悅感、滿足感。愉快感、滿意感,
遠大於手術帶來的痛苦,以及對整形失敗的恐懼,這種滿足感強化了整形的行為,於是一整再整就稱為心癮。
身邊的人應該都發現我漸進式的長得不大一樣,但第一個發現我上癮,或是有種當著我面說的人,就是我娘。她大概不止一次的點出了這個問題,但我卻遲遲沒有發現,
還不停的否認。曾經我的雙頰因為減肥,和過度在意雙下巴而變得異常削瘦。直到發現後想要彌補施打過度又變得極不自然。那是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生病了,
有一段時間我非常害怕拍照,因為只有某個適當的角度,我才會看起來美麗,反之自己會看起來詭異。好險,時間和智慧似乎是一切的解藥。
所有的媒體都不停的催眠女性告訴我們:青春的重要,凍齡才是王道。尤其是亞洲女性,似乎變老是種罪惡,你只要打女明星,皺紋,一堆文章就會啪啦啪啦的噴出來,
女孩們扭曲的審美觀,其實是媒體社會錯誤的教育。
我的偶像Caroline de Maigret今年43歲在很多的影片裡都可以看到她大笑的畫片,細細的紋路在他臉上完全不產生任何影響。我終於接受我是個成熟女人的事實,
在亞洲熟女似乎是個貶抑詞,的確我無法在和少女一樣有著滿滿的膠原蛋白,但至少我們的腦袋裡多裝了許多的經驗和智慧阿。
每個階段都得有每個階段的樣子,換一個例子:最近很迷孝利家民宿,孝利就是個很棒的女人,儘管節目中她總是素顏簡簡單單,但散發出來的魅力卻驚人無比。
對於外表我很滿意現在的自己,(我發誓不是因為要寫這篇文章而這麼說),或許再瘦一些健康一點,但我終於理解,完美的外貌或許可以讓你更靠近幸福,
但如果只想靠著一張臉得到幸福,通常得到的都是悲劇。就像童話故事一樣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