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人都知道如果問到要對瀏海動刀這件事,
通常我會使盡全力的搖頭,
盡力的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在我的記憶裡剪與不剪一直是個很掙扎的問題,
每回剪完的當下幾乎就後悔了,
但每次死命留長後,
又會回到那個想要剪剪看的無間道裡。
曾經有過一個男友,是個髮型師,
而且是個很會剪瀏海的哪種;
在他刀下的每個瀏海都青春洋溢,
猶如日系雜誌的平面麻豆,
看到他美麗的作品,我百般拜託,
他還是不願意動手。
我只好跑去自己動手,
但剪完隔天約會,
男友竟在餐廳一度認不出我。
後來才知道他極度不喜歡女生有瀏海,
所以數度無法相信自己的女友剪了個超級妹妹頭。
但儘管有了那樣的悲劇我還是喜歡瀏海的,
但因為自己重度近視
卸完妝,瀏海再加上超厚的大眼鏡,
真的只能永遠用卡通形容,
和美麗扯不上邊,
所以我一直覺得女人不適合瀏海。
直到我看到她-
Caroline de Maigret ,
39歲的卡洛琳德麥格雷特(Caroline de Maigret),
擁有波蘭和法國皇室貴族血統,
1994年到紐約開始她的模特兒生涯,
2006年暫別時尚圈,
與身為吉他手的親密伴侶
共同創立了Bonus Tracks唱片公司及Yarock製作公司。
她隨性但充滿女人味的風格讓我印象深刻,
和茱莉亞畢諾許不同是另一種風格的法國女人,
雖然我一直崇拜優雅的女人,
但如果要交換身分我想我會選擇當Caroline de Maigret,
快樂自在一些。
她不完美,
笑起來牙齒有小小的縫,
甚至細看會看到臉上有歲月的紋路,
但他很自在,
知道大笑會露出自己的小缺陷,
但還是依然率性咧嘴開懷。
身為一個道地的巴黎女人,
她總是知道如何很巴黎式的處理所有人生的小問題,
生活不盡如人意時,
小小的自嘲,甚至懂得如何撒嬌,
把大事化小,圓融處理是種難得的智慧。
她和三個好朋友一起寫了一本書為大家解開法國女人之謎,
書裡的描述很幽默和誠實:
『巴黎女人永遠不準時。不像你,她可是要事纏身,
忙得很。她約會時絕對不化妝,因為內在美戰勝一切。
相反地,週日早晨去麵包店,
她想也不想就搽上口紅,否則碰到熟人怎麼辦?』
和關於穿搭重要法則:“Always be fuckable”。
如果不懂 fuckable可以去查一下字典,因為說實話,
我找不到更好的字眼去代替這個詞了。
但概念就是要一直看起來隨時都可以來場豔遇。
Caroline de Maigret 的招牌髮型:
一頭隨性蓬鬆的長髮和幾乎遮到眼睛的瀏海,
她說瀏海讓他很有安全感,
在某個訪問中裡她更提到她選擇用瀏海來代替肉毒,
我不知道別的女人這麼做的時候效果如何,
但是在他身上效果極好,
完全看不出來他的真實年齡。
她改變了我對瀏海的所有壞印象
忽然覺得或許等我過了三十五歲可以再考慮在剪一下瀏海!
Caroline de Maigret讓我發現另一種美麗,
另一種可以或許不用嬌豔動人卻可以帥氣自在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