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媽媽不常塗口紅,要,也是淡淡的一抹。
反倒是阿姨.....。
阿姨是個很時髦的少女,
四肢長長,有點小豐腴,
但骨架小小的,有一頭茂密的黑長髮,
每天出門前阿姨都會花很長的時間,
洗澡,然後用大梳子用力梳開她那頭因為太長而糾結的長髮,
細心吹乾,噴上充滿人工香氣的髮膠,
化妝,
最後噴上香水。
平時只有阿姨在的時候我們可以進入她房間,
站在她身後,看她認真撲粉底塗腮紅,
側著臉細心的畫上眉毛,
張開唇,塗上口紅。
那神奇的步驟和過程,
可以讓我短暫的睜大雙眼靜止不動。
但其於她去上課的時間,房間門總是上了鎖。
一天,見機不可失,我溜進了這個一直被禁止單獨進入的空間。
空氣好像罩了一曾薄薄的細紗,
是淡淡的粉紅色。
衣服鞋子整齊的疊著,
還有一個白色的梳裝台,
台桌上高高矮矮,正方長形的瓶罐擺滿.
我躡手躡腳的打開梳妝台下的小抽屜,
一股香味飄了出來,
抽屜裡頭裡有很多很多小盒子
打開,很像我們用來畫畫的調色盤,
還有幾五隻口紅。
我學起媽媽和阿姨平日的動作
嘟嘴,開口認真的塗了起來,
可是口紅對我來說實在難以控制,
於是把臉弄地亂七八糟,
比較像是要上台表演的小丑。
看看自己在鏡子裡滑稽的樣子,
不由自主的大笑了起來。
當然那之後還是被阿姨發現,
罰站了一個小時。
那大概是我最早對口紅和阿姨的印象。
至於對口紅的好奇,
是從一本書開始。
那是一本舊舊黃黃, 被時間爬過,
頁面上已有折角,還有透明膠帶補修過痕跡的單薄小書,
書的封面和側邊印著小小方方端正的四個字,
『日安憂鬱』。
在冰冷的圖書館鐵架上
安靜的被擺放在法文文學著作區裡,
鄰著她的是雨果厚重的悲慘世界和和扎實的寫實主義小說紅與黑。
於是它顯得更薄更小,
就像一個小女孩脆弱孤獨不知所措的握著雙手低著頭,
站在一群大人堆裡。
但翻開書後,我和莎崗一起掉進了那個夏日:
翻頁中似乎聞到了海水的腥鹹味,
我身上沾附了溫暖綿密的細沙,聽到海浪規律的拍打,
遇見了書中的女主角十七歲叛逆的賽西麗,和優雅的安娜。
有一晚賽西麗要和安娜一起去賭場,
莎岡形容安娜:『她身上那件灰色禮服是一種非常美麗,
近乎白色, 抓住光線的灰,
有如清晨時分海面的色彩。
那一晚,
所有的成熟美似乎都集中在他身上。』
我和女主角賽西麗一起蹲坐在梳妝台前拿著香檳,
觀察安娜化妝,偷偷翻開她的衣櫃.
羨慕卻也討厭安娜的高貴氣質,
認為她過於嚴謹。
我們喧鬧玩樂,安娜總是坐在一旁像一幅畫般的端坐,
知性優雅。
但書的最後安娜墜入山路墜崖身亡。
我在一行行簡單的文字裡感受到。
我們對愛情有一樣的嚮往和矇懂,
甚至對生命有著相同的疑惑。
讀完,闔上書,我聽到巴黎的車聲,
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空虛,
沙崗和安娜成了我的朋友,
我開始尋覓她們的身影,
在任何有關法國女人的描述裡。
因為,套句日安憂鬱中女主人翁西賽兒描述安娜的話:
『因為她,才讓我初視優雅為何物。』
在家裡的書櫃裡有個小區,
放滿了所有關於法國女人的書籍。
我熱愛研究他們的食衣住行和文化 ,
所有關於她們的細節,
都可以被我反反覆覆的觀察。
她們進食的方式,運動的邏輯,
幾乎只要有被書寫或是記錄下來資料,
我總是熱情的閱讀和收藏。
認真的態度大概可以媲美研究外星人的科學家。
嗯,但對於解剖法國女人這點目前個人是覺得還沒有其必要性。
在日安憂鬱或是任何有關法國女人的描述裡,
總是不停提及法國女人熱愛裸妝,
總覺得濃妝會讓女人變醜,是種很不『優雅』的作法,
但卻又矛盾的說女人出門一定要化妝,
而其中有一樣彩妝品不停的被提及,
不是粉底,不是眼線,而是口紅。
『兩隻口紅和一個情人』的作家海倫娜.鮑威爾 ,
在書中描述道父親的情婦,蘇菲
:她隨時隨地都打扮得光鮮亮麗就像電影明星一樣。
我崇拜她,就像小女生崇拜童話中的公主。
即使她才剛起床,披上喀什米爾的睡袍,
鬆鬆地綁起頭髮,依舊優雅十分。
蘇菲有一天告訴作者:
「要當法國女人,真正需要的只有兩支口紅和一個情人。」
作者問她為什麼要兩支口紅,
蘇菲很驚奇地說:「當然是一支白天用,一支晚上用。」
不只海倫娜,我也覺得很迷惑,
畢竟在化妝這麼多繁複的細節裡,
為什麼挑選口紅呢?
口紅為什麼如此重要呢?
而且要兩隻呢?要回答這個答案,
要跳到這個女人-Dita Ven Teese,
全球知名的脫衣舞孃,
一頭釉黑的復古髮型及肩,
完美猶如白瓷的無暇皮膚,
加上細緻描繪的紅唇,
一雙媚惑的靈動雙眼,
活脫脫就是個40年代黃金年代的好萊塢巨星。
她的一舉手投足都好令人覺得媚惑,
『我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是金髮,是個很普通的美國少女,
有天我買了一個古董的粉餅,
上頭有一個pin up女郎,我覺得很迷人,
於是就把頭髮給染黑。
從此我就愛上了這樣的裝扮,
這樣的打扮讓我獨樹一格,我非常喜歡。』
Dita Ven Teese 4歲就開始學習古典芭蕾,
所以有很好的舞蹈底子,走路,說話,甚至是跳舞
都輕盈飄逸的好像踏在雲上,
因為喜歡20至50年代的好萊塢明星,
像是Rita Hayworth, Hedy Lamarr
風情萬種的高雅形象,
於是開始仔細研究起這些女星的服裝,
髮型和彩妝,
像是勾起的眼角和飽滿的唇色。
同時也開始收集古董衣甚至是奢華的戲服。
在大學時Dita Ven Teese選擇古裝戲服設計,
也希望能成為電影造型師。
但她很快的發現,這些古董服飾:
像是維多利亞風格的胸衣馬甲或是襯裙
實在是太貴了!
本來在酒吧從事表演工作的她
於是決定轉而表演脫衣舞。
20年代的Gypsy Rose Lee是他的偶像之一
生動可愛的表情無論男女都喜歡,
回頭看看他們兩個的表演性感中總是有些俏皮
的確有幾分相似。
Dita Ven Teeses有雙巧手擅長自己做造型,
除非是大型的活動或是拍攝,
不然所有的妝或是高難度的復古髮型都還是由自己動手。
由於他特殊的個人氣質在一出道就受到各大情色雜誌的歡迎,
逐後也漸漸被一般媒體注意到,
Dita Von Teese 的脫衣舞表演又稱為「滑稽歌舞雜劇」,
這是種進乎失傳的雜劇
結合了藝術和脫衣舞的表演形式,
所有的場景道具像是巨型鑲鑽的孔雀扇
或是服飾都經過 Dita Von Teese精心設計,
加上流暢的動作和表情,
第一次看的時候我驚訝的下巴差點移位。
表演非常精緻,而且需要高超的技巧去控制身體,
完全不像一般人想像的脫衣舞,單純販售肉體,
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她開創的香檳浴,
裸身在香檳杯中看似輕鬆的舞動身體,
其實得經過無數的練習和排練,
吸引了一大批上流社會的名流,
擺脫脫衣舞只有男性觀眾的印象,
甚至還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景象!
她還寫了一本《Burlesque and the Art of the Teese》的書,
作為入行10年的紀念,
她將香豔和猥褻區分開來,
她,讓所有人知道,脫衣舞也是一門精緻優雅的表演藝術。
Dita Von Teese無時無刻都神采奕奕,性感無比。
在這個八卦媒體充斥的年代,
竟沒有任何一張他穿著運動服邋遢的照片,
讓所有訪問他的人都不停好奇的追問他,
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Dita只是很優雅的笑了一笑,撥了一下頭髮,
畢竟這個問題他大概回答將近一百次了吧!
:『我只是快速的戴上太陽眼鏡,和搽上紅唇。』
那個瞬間我好像對口紅有了多一點點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