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是個『惜情』的人,對人對物都是。
從小到大只要是朋友親手寫的書信卡片,就算是短短一兩行,
都不忍丟棄。於是房間的各個角落裡堆滿了滿滿的相片,
各式的紙張和卡片。
除了書信以外,我還有幾樣特別喜歡收藏的寶貝:
書,90年代的CD,
衣服和誇張的飾品。
似乎只要和回憶有些牽連的物件,都特別容易感動我。
儘管房間衣櫃不時的在出清一些流行性高的服飾,和書籍
但卻依然永遠處於一個要即將要爆炸的狀態。
而工作室對M而言就像是另一個藏寶室,
給我另一個藉口收藏更多東西,
滿室的寶貝,古董玩具,古董家飾,這些小玩意兒,
非常受歡迎,有很多人出價,想買下這些收藏,
每回有人詢問,
M心理總是滿滿得意,但卻也不忍割愛。
總認為這些寶貝會一直陪著自己直至終老。
到時遺書上可以註明把這些寶貝一一分送給身邊的朋友作為紀念,
好像也挺浪漫的。
但理想總是和現實有些差距的,
就在不久之前的颱風把我辛苦蒐集的寶貝們全都糟蹋的亂七八糟。
再怎麼不捨,都要和他們說再見,
沒想到除了人以外,連物也都有生命週期。
而且和他們說再見竟更令我不捨。
所有的木製品都因為大雨的連續沖刷而變軟,凹陷,
我當初從路邊辛苦揀回來的古董化妝台,
現在抽屜桌面輕輕一按就碎了。
更不用說那些珍貴的手工古董包,全都積滿了泥沙,
我拿著大垃圾袋一樣樣的把他們撿進去,
破碎的玻璃,泥沙樹枝覆蓋著他們,
邊撿邊想他們著他們每樣對我的意義來由:
其中包含前男友親手做給我的彈珠台,
好友紀念工作室開幕的小箱子....。
金錢的價值並沒有再我評估的範圍裡,
只忽然覺得自己虧待了這些寶貝,
他們應該值得被更好好的珍惜,
而不是被擱置再某個陽台上陳列。
在颱風天裡被風雨摧殘。
或許我的『惜情』對他們而言已經是種傷害。
暗自的做了個決定
決定為這些寶貝找一個更好的家。
曾經讀過日本的暢銷書 『斷捨離』
裡頭大致的內容其實以不大記得
只記得是教人捨棄身邊不用的事物。
但其中有一篇故事特別讓我印象深刻:關於千紙鶴,
日本相信紙鶴會為人消災祈福,
朋友或親人生病時, 誠心的折上千隻紙鶴
便會為愛的人帶來好運:
故事中的主人翁從醫院離開後
帶著這些象徵祝福的紙鶴回家,
捨不得丟棄。 但是日子一久,
這些紙鶴無用了開始堆積灰塵,
竟成了的陰影,開始不斷的提醒他曾經的病痛。
什麼時候這些寶貝也成了我的千紙鶴?
準備著手開始準備清倉,
才剛剛開始整理,心境已經大大的不同了起來。
也希望所有的寶貝都能有個幸福的新家。
我們這個星期五見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