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段辯論來自M和一位熱愛極簡風格的朋友
(我想他代表多數男性):
他認為加附身上的東西都是多餘的,
人的本身才是重點,
他不懂也不明白從身體延伸出來的飾品或是刺青抑或是化妝,
有任何美的效果存在,他認為比起把自己精緻裝飾,
收起自己,才是難事一樁。
極簡是他信奉的美學真諦。
他相信八零年代的日本設計師:山本耀司
與三宅一生,川久保玲,
她們把西方式的建築風格與日本服飾傳統結合,
使服裝不僅僅是軀體的覆蓋物,
而更成為著裝者,身體與設計師精神意念三者交流的紐帶。
三宅一生曾說「一塊布就是我的出發點。」
三宅一生在開始設計生涯的那一刻起,
就以「一塊布」美學行走江湖,
將一塊平面的布變成立體的服裝,衣服,
而非制式先裁版成型,
提供服裝豐富無邊的創意空間。
朋友說這些人就是他欣賞的職人,
因為她們認真的生活著。
一開始M以為他和我討論的只的是工作,
但後來經過他一番解釋,
才發現他指的認真生活,是泛指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他希望能用同一種價值觀去對待所有的事情。
在處理每件事像是:對待每個人都能誠實,專一,善良。
而他覺得我不該如此重視外在,他覺得一個有內涵的人,
不當如此。
M不聰明當下並沒有回應。
過了幾天仔細思考,
我先用這句話『不要對美打分數』-蔣勳
作為回應,
極簡風格並不是唯一的風格,
他可以是個很棒的生活哲學,但並不是唯一的服裝風格。
也並不是唯一的生活哲學。
回顧過去百年繁複優雅的穿著
你可以看到他們不斷的被重複在歷史裡。
人們嚮往這些優雅,
這樣的優雅並不輕鬆也不cheap,
想想在1920年前的女性每天穿馬甲,
為了呈現體態。
儘管1940放鬆了腰圍,戰後大家還是
又套回了Dior的new look。
美,或許男性朋友會嗤之以鼻,認為掏出鈔票,
要什麼漂亮衣服哪裡買不到,
女孩們會想,有錢要什麼樣子我整不到,
品味?我有奶子有腰有臀,還需要嗎?
親愛的,等有天奶扁腰鼓屁塌時,
品味就是你稱著場面唯一工具了。
偏偏品味這玩意兒就是這麼古怪,
你花錢買不到的它只能用時間去換。
『多看書』這句話前輩常常告訴M,
也是目前我覺得最受用的一句話。
因為和朋友的談話
自己也開始認真的思考起自己的價值觀,
追求美
但我追求的境界是什麼呢?有如同他一般堅定一致嗎?
默默的為自己下了個決心要在認真一些,
常常有學生會問告訴M,
「老師我們練舞所以穿的比較邋遢啦」
『老師又沒有人看到我們沒關係啦』
其實以前的我也是這樣的,美是需要練習的。
記得剛開始M自己做這個練習時,也覺得超級麻煩,
不打扮不出門,肚子餓了,想上便利商店,就是要畫好妝
穿好衣服,一年後就變成了習慣。
別用運動就邋遢來呼櫳我,因為就連運動M也自信自己是美美的。
再來就是阿嬤內褲大戰
它是個可敬的對手,有時候還是會思念它。
但是女孩們閉上眼睛如果做不到,
請你的男友幫你做這件事,因為他是最可憐的受害者。
他一定很樂意幫你處理她們。
很多美麗的女孩,打開房門回到家裡後,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陣陣的煙味,酸酸的衣服或是食物的味道
套上前一的大t-shirt。完全是魚干女的翻版,
拜託拜託不樣這樣,穿上美麗的睡衣會讓自己的心情變好,相信我。
當然M還是有自己不足的地方在對美的部份,
決定更加要求自己尤其是在體態上。
也慶幸自己的工作完全和自己的生活宗旨沒有違和。
所以女孩們別再抱怨麻煩,要美麗,
是需要一番戰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