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很喜歡60s和70s年代
那是個很有活力
洋溢著青春的年代
談到這兩個年代很難不提到BIBA
古著迷對這個字應該挺熟悉的
BIBA代表了一個風格
很難想像一間店鋪可以成為經典的代名詞
1964年Barbara Hulanicki開了她的第一間店BIBA
Barbara Hulanicki 是個插畫家
所以可以看到店裡的風格非常明顯
靈感來自於新藝術和裝飾藝術
店鋪很快就成為著名的時尚聚會場所
藝術家,電影明星和搖滾音樂人,
包括米克·賈格爾和滾石樂隊,
大衛·鮑伊都常出現在那裡
就連時尚女魔頭安娜·溫圖爾也曾是BIBA的員工
店內實惠的迷你短裙,軟氈帽安
讓店裡永遠都擠滿了人
女孩們試圖買下同一件棕色的細條紋連衣裙
然後有人不停詢問是否有任何其他樣式或大小
震耳的音樂播放著
BIBA不像是服飾店倒比較像是夜店
在店裡有著很大的開放式化妝台
因為Hulanicki 希望客人能在一個很自在的環境裡
找尋適合自己的服飾
BIBA不僅是服裝也是種生活風格
一種優雅卻自在的生活
BIBA的彩妝品都非常的大膽
顏色也都很鮮豔
那時候甚至流行綠色或是藍色的腮紅
加上同色系的唇色
mm也躍躍欲試這樣有趣的彩妝
BIBA更是郵購的始祖
1968年一系列的郵購目錄
讓女孩們可以買到Biba的風格,
而不必大老遠跑到到倫敦來。
他們也出了一系列的報紙
告訴女孩們新的時尚趨勢
BIBA的衣服剛開始在質料或是版型上
是不舒服的,有時候甚至會令人發癢,
但這些並沒有停止女孩們消費
他們成為了那個時代的制服,
而且不管你買了什麼,總是找的到可以搭配的配件。
他們把迷你裙修的更短
雖然Mary Quant是第一個設計迷你裙的設計師,
但是BIBA把它變成大眾化的時裝
第二間精品店
店裡的裝飾更是頹廢奢華到極限
店裡很黑,
氣氛非常性感
BIBA擅長用鮮豔的色彩
明亮的藍色,金色,銀色,
花邊
柔和的迷幻色彩
明亮的蟒蛇色系花紋
更大量使用許多不同種類的面料
包括緞,縐,雪紡,金屬,織物,
禮服袖長覆蓋大部分的手。
1974年,BIBA搬到七層樓的和Derry & Toms,
這立刻吸引了上百萬的客戶
成為倫敦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而每個樓層有它自己的主題,
比如兒童區,書店,食品市場,
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標誌或符號,
由KasiaCharko設計
室內裝飾讓人想起了黃金時代好萊塢
BIBA關閉後, Hulanicki繼續在時尚界工作
Barbara Hulanicki目前居住在邁阿密
Topshop也推出了Hulanicki的設計的服裝。
也在倫敦一家畫廊展出他的插畫
寫完這篇文章其實頗有感觸
MM BOUTIQUE 經營不到半年
但是mm卻好喜歡這個小空間
也謝謝很多的朋友或客人
給了我們很多的讚美和建議
給自己很多的目標
希望有天我們也可以成為這個年代的經典